发布时间:2022-03-31 浏览次数: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——饮用水的源头。大家都觉得饮用水的源头应该是清澈的河流或是湖泊。其实不然,在《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》中,对水源的多项指标都有明确的规定,其中包括:色、味、金属元素、化合物等,而浑浊度是没有上限的哦~
因为造成水体浑浊的是肉眼可见的悬浮颗粒,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去除的。所以,饮用水水源不仅可以来自清澈的水库,也不乏从天然河道直接取水的。
河水要变成自来水,根据原水水质的不同,处理流程可能也会有一定的差异,一般都离不开预处理、常规处理两个步骤。甚至部分水厂还增加了深化处理环节。
我们分别来看。
第一步:预处理
预处理就像,我们洗衣服之前拿洗衣液先浸泡一会儿,软化衣服表面的顽固污渍,方便后面的清洗。一般是向抽取的河水中,添加氯、臭氧、高锰酸钾等药剂,通过化学反应,达到改善水体的色和味,去除少量重金属离子,杀死藻类,降解部分有机物的目的。
这一步,是不能改善浑浊度的。
第二步:常规处理
悬浮颗粒怎么样才能沉淀下来,目前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,只需要向水中加入,硫酸铝、聚合氯化铝等药剂,并采用机械搅拌等方式,使其和水体均匀地混合,这些药剂就可以通过粘结、吸附等作用,把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易于沉降的絮团。所以这个工艺也叫做絮凝。
絮凝以后的水会进入沉淀池,在几乎静止的状态下,安静地待上几十分钟,大量的絮团会在此产生,即使还有少量的剩余也无所谓。因为接下来还有一个过滤环节,水体经过专业的滤料后,几乎所有的剩余悬浮物都会被拦截,这就很像我们洗衣服的过程了。通过搓洗和多次漂洗,就能得到一件干净的衣服。
至此,浑浊的河水就已经变得清澈透明了。但是还有隐患,就是那些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了。
所以常规处理的最后一个工艺就是杀毒,只需要向水中加入液氯、氯胺、次氯酸钠、二氧化氯等药物,就能把水中的微生物消灭干净,经过杀毒环节后,水就可以通过给水管进入千家万户了。
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细节,杀毒加入的药剂,有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含有氯元素。其实前面所有环节加入的药剂,都已经以固体或气体的形式,从水中分离出来,唯独最后加入的这些含氯药剂,是溶解在水中的。
而且更奇怪的是,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中,竟然给这些含氯药剂规定了最低余量,拿氯气杀毒来说,标准规定,出水厂中最低余量为0.3毫克每升。管网末端最低余量0.05毫克每升。水中的化学药剂难道不是越少越好吗?到了管网的末端都还有0.05的余氯,岂不是最终进了我们的肚子。
那么,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呢就是自来水从水厂到各家各户,还有一个很不确定的因素——管网。
长距离的管网会因为锈蚀等原因,滋生很多有害微生物,尤其是现在的一些高层小区,为了提高水压,采用水箱进行二次供水,也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温床。而余氯的存在,可以有效抑制微生物的生长,从而保证从各家各户水龙头出来的水没有受到有害微生物的污染。